念    正  

 

文殊廣法天尊

1991年7月24日 辛未年6月13日(三)

文殊大道善德顯 廣法布教再傳延

天尊修來教念正 降來行善渡善賢

 

        人者心之器,念正與否全乎自己。人能立心必要「心正、念正、身正、行正」則四正端矣!蓋乎,人生於世數拾寒暑裡,時時刻刻於心猿意馬中,全乎自己心猿無法栓住,而宛如十萬八千里之奔騰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念正中有諸多心魔來擾,故念正之功夫非常之大矣,心念中頗多困惑自己之前因與後緣,皆影響念正之端,也影響自己之心性。因而心性中無法達其「心靜」,時而外馳、時而寂靜,也將原來善性隱而不顯,隱而無蹤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念念當中心有定正,但其擾之因非一、二而已,有關現世生活一切,也有種種偶生念頭之轉換,念頭之轉換故心無法定。所以念正必要立下一番功夫方能有所篤實,念正方法在於個人心念中,能行乎四端,行乎四正,則念正功夫已立,再行使用之必有所獲。

 

        「念頭之起,在心頭前」,此念未發前,尚未起心動念,欲正欲偏,端看自己前業與今生宿業,能「正」必有所成就,縱使未發於外,但其「正」必顯於心性中,形於外則面有善相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就有諸多人因念正心善,將原本面目凶惡猙獰,改變成為慈顏善相。但於外來言,能有善相,仙佛樂見,人人樂見。如此心念之差別,在於正與偏兩者有極大差異,世人有些原具慈顏善相,因環境造就而改變了慈眉善目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原本在此世即能修成回歸無極,念頭轉換,而改換善目變成窮兇惡極之相,為此而輪轉,下回又來生,又失卻本身,以上天而言:又失卻一佛子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念正之功夫必時時立於心頭中,否則欲形成慈顏善相之面貌,是困難的。修子之相若善,仙佛樂見,世人樂於同其交往,此種念正,關係著世人善緣廣結與否?

 

        念念而不忘,必能引導善念為出發點,所以起先若無法訂立善念、心正之源頭,可將善書賢哲道理,時時反顧(看)時時行之,定能有慈眉善相的呈現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所以若求善之念頭領先,就必先從端正善念之心正而行,縱使未發萌芽前,能改變其相目之初始,故再言,心正與善念,必須時而導引,時而啟發。一人善念心正,必會影響周遭之環境,每個人都有善念心正,就會形成善氣而改變災劫的來臨。

 

        蓬萊仙島近二十年來,因宗教諸子善念導引,而致使黑氣轉變清明,又現今世界戰事與天災禍劫連綿不斷,獨寶島能有善氣沖天,故能轉頹風為善風,移災而趨祥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念正、心善兩者是相互引用,能念正必能心善,能心善再加上力行,就有一股善氣而產生。縱有災禍降臨,仙佛見之,亦能改其禍殃,因其善氣充身,仙佛護佑,故而化險為夷,屢屢可見之。

 

心之主理身一切  福禍造就因果業

錯誤調整修當下  所有因緣皆自為

德由己心造陰騭  好念可轉惡來遲

心德成就億萬靈  起心動念初始知

 

        因之心念端正,善念隨身,人人樂見,仙佛欣見。期望眾生,皆能以此為人生之出發點,由今日起試試,即能明之,亦能驗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