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心靈財富發現之旅〉 第四章 展開新生活 編者 : 陳漢石
第五十八回 氣的生活與心靈語言
身心的和諧與氣有密切的關係。心一動,氣就動,念就起,身體就產生變化。此氣非指呼吸的空氣,而是隨呼吸出入的能量,或稱電磁場的變化。
老子曰:「載營魄抱一,能無離乎?專氣致柔,能嬰兒乎?」我看過一些網路上的解釋,覺得莫測高深,難以消化。因此我仍傾向一切都是本能、直覺與簡單事物的奇妙演化,而演化的各階段不是我們要求取的,那些都是宇宙的安排,我們要掌握的是自始至終永遠不變的心態。什麼心態呢?就是我們隨呼吸所感受的能量狀態,能否像嬰兒一般,那樣的柔,一直守著身心的和諧與統一,沒有偏離呢?
我認為這種心態所產生的行為,可隨時讓身心保持圓滿,同時也圓滿所處的情境。而藉由圓滿過程的體驗,我們的智慧與情感,理性與感性,左腦與右腦,將自然產生更大的成長,而這些不是耳聰目明可以達到的境地,是很值得開發的生活方式。
此外,也可以活用氣的生活,運用周遭的能量來轉化自己的能量。例如,當心情不好時,可多接觸大自然,靜觀山光水色,聆聽蟲鳴鳥叫;多觀察小孩,進入他們無憂無慮的自在世界;多接觸年輕人,感染他們無止盡的青春活力;多欣賞快樂勵志的影片,陶醉在美好的氛圍中。每一件事物都有能量散發出來,只要我們學會融入。
所以氣的生活,可讓我們和宇宙合一,也可以與特定情境合一,運用之妙,存乎一心。有此體認,智慧當更深一層,自然知所行止。
此外,《大道系列》有言「智慧」與「慧智」不同。我常覺得第一個開創者,他是由慧生智,故有無限的潛能與變化性,而後學者由於有前人的成就好效法,所以可以很快生出相同的智慧,但也因此侷限了智慧的開展。為什麼呢?
心有無限的可能,故可源源不絕的活用腦,這就是由慧生智。腦藏有有限的知識經驗,故僅可用到心的局部功能,這就是由智生慧的侷限性。那該如何突破呢?這就需要重新點燃心燈。也就是智是讓我們由慧去證的,不是讓我們學的。
我常問人,請問第一個成佛的人,有佛經可以唸嗎?想必如某本善書所述的:是唸他心中的那一部無字真經。另外佛經有個故事:「大梵天王獻世尊以金色波羅花,請說妙法。其時,世尊捻花,不發一言,座下百萬人天悉皆罔措,惟金色頭陀破顏微笑。世尊曰:『吾有正法眼藏,涅盤妙心,實相無相,微妙法門,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,咐囑汝摩訶迦葉。』」這一段文指的又是什麼法呢?又金剛經云:「若人言:『如來有所說法!』即為謗佛。」指的又是什麼呢?
莫非這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,指的就是氣的生活,就是心靈語言,也就是一切智慧的源頭,又稱慧智,有朝一日可帶領我們回到逍遙自在的生活。
第五十九回 安心
心有時會掀起滔天巨浪,有時風平浪靜;有時如槁木死灰,有時又熱情如火;有時桀敖不馴,有時又順如綿羊。心究竟是個什麼東西?為何那麼難以掌握?
身為中醫師,看診時我常發現一個個不同的身體,都是由一顆顆不同的心造就出來的。依我的觀察,身體不適的人,彷彿都被一股力量壓得喘不過氣來,難以展顏歡笑。究竟這股力量來自哪裡?顯然大部分是來自頭腦裡某些觀念的執著,多半是酒色財氣名利情愛,這是當事人可了解的,然而有些可能是來自靈性深層識種的感傳,這就常令人覺得莫名其妙。而不管是哪一種,都令心無法放鬆,時間一長,鐵定自律神經失常,身體失去掌握,而病痛百出。
因此要讓身體健康,必須要學會安心,也就是要納入氣的生活,體會和宇宙合一的感覺,讓人暫時脫離「頭腦」與「靈性」的束縛,回到本心本性,如此宇宙的能量方有管道可以進入身體,而達到最完美的調和與淨化。而這最好成為每日的固定功課,甚至是時時的慣性。所謂:「道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者,非道也。」
心一安,身心靈就開始受益,靈感源源不絕;心不安,身心靈就開始消減,頭腦坐困愁城。此外,更積極來說,心一安,就能發揮心的力量,妥善運用靈感與智慧,送出能量,創造環境。由此觀之,把心安住似乎該成為我們生活的重心。
第六十回 當下的擁有
什麼是最大的靠山?什麼是永遠不變的靠山?就在呼吸之間。
今天早上,我散步運動完,坐在大榕樹下圍繞著樹頭的環形鐵椅上,面向東方的晨曦,靜下心來,慢慢的,清涼的早晨空氣迎面而來,周圍的鳥鳴也聚攏過來。我問自己,除了身心靈我還能擁有什麼?
我習慣性地透過呼吸開始感受能量,我感受自身,感受周遭的大自然環境,接著想到了夜空的星辰,與無垠的宇宙,似乎感受都有些不同。想想看那浩瀚無垠的宇宙,多少生物的生滅,多少文化的興衰,多少星球的誕生與消失,多少銀河系的再造,所有的恩怨情仇,全部都在她(他)裡面,不增也不減,永遠是一體的宇宙。我想這就是那永遠不變的最大靠山了,而我所需要做的就是活在當下,如此就能建立連結,與其能量融合為一。
而心就是開關,不管是過去心、未來心、現在心,全部都會塑造出特定的情境,而此情境中的能量系統,想必是透過心念加呼吸取得。因此,其所篩選抽取的能量,往往僅是無垠宇宙能量的極小部分,如此偏離宇宙真相也就不足為怪了,而所建構出的能量系統被摧毀也是遲早的事了。
由此看來,唯有時時活在當下,才能跟得上宇宙的腳步,同時也享有豐富的宇宙饗宴,這應該就是老子所說的「坐進道中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