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回 孝道傳統 與時俱進
耶教教主 天父耶和華 2016年8月26日 丙申年七月廿四日(五)道慶傳真 神愛世人非虛言 博愛眾生相傳沿 天國不再天上有 轉念行徑在人間
人類眾生孝道傳統
中土初始以來,將近五千餘年,孝道更是文明開展之基石也,周代古禮,以孝經為人倫傳統之奠基,家族、宗族是中土重要的人倫基礎,五倫:君臣、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朋友,乃以宗族為開展,古代乃以農業社會,土地耕作為主要生產人力。
因此,以多多生育,建構起龐大的家族體系,九玄七祖,為中土重要的人力構成體系,古老傳承之孝道,有其重要性,自周朝以來將近三千餘年,生產模式幾乎沒有改變,以孝為治國、立國之根本,所謂「忠臣出自孝子」、「百善孝為先」,自有它的意義和精神所在。
歷朝歷代君主,莫以孝道為治國之國策,又以宗族為家族體系,自然孝道傳承為最重要的,不然五倫要如何維繫?也不符合人類天性;父母照顧子女是人生天性,而子女照料年邁雙親,則看個人情感、德性有否啟發?如有良善德性,自然會感恩、照顧年邁雙親。
假如天性、德性涼薄,自然會只以自己角度,而無法體會父母之恩情,就會把年邁雙親棄之不顧!針對孝道,不是有條件的奉養父母,而是要體恤、體諒父母身體、心理所感受,才是盡孝道的;又中土之孝道,有時會有忠臣孝子,也有奸臣逆子所產生之作為中。
與時俱進改變思想
在對子女所付出是無限的,又對父母的付出,有時就會有限、有條件的,這是人類之劣根性,必要時時想到當初幼兒時,父母對汝之照顧關懷;現今二十一世紀,已進入工商社會,大部分人都以小家庭為主,已非古代中土之農業社會,一個宗族所有人口,常有二至三百之人,所以因人口眾多、關係繁瑣,才會有五等(斬衰、齊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緦麻)四制(正服、義服、加服、降服)的制定。
現今一般人也都只有三代同堂而已,父母、夫妻、子女三代人口,最多也不超過十人,因此孝道文化,自然也會因時代不同而演變,大部分人會將子女照顧的很好,而疏於對父母之照顧,因為人們會記得當下照顧子女之辛勞,而忘記當初父母對汝之照顧關懷。
假如沒有當初父母無私的付出,又如何有汝今日之成長?唉!但大部分人都認為:父母所付出犧牲是應該的,無法體會父母的辛苦,因此要有時、有空回想現今汝對子女之付出,也是父母當初對汝之犧牲!內心時常想起,能回想一、二,自然對父母也會更加體恤關懷。
自古以來要奉養父母衣食是不簡單的,但是在色難之和顏悅色也就更加不簡單,又不容易了!現今科技進步,衣食無缺,不是古代之農業社會,生活艱苦,要吃上一碗白米飯都不容易!家家戶戶都有足夠物質生活,照顧年邁雙親是很簡單,但要和顏悅色對父母照顧,必要好好地修正自己態度。
情緒煩燥難忍一時
大部分都會因情緒煩躁,對長上父母很不耐煩,有時斥以大聲,甚至怒罵式的反應,來面對自己父母之怒色,請問諸賢生:是否如此?現今孝道,已不再是古代之孝道了,古代必要每日三次到父母面前請安,父母吃飯時不能就座,要等父母吃完才能上座的。
父母不幸仙逝必要守三年之喪,現今社會已經不需要如此古禮,但是在精神必要瞭解其中之原由,現今在父母及子媳兩代之間,常有隔閡意見不同,要如何異中求同?也要理直氣和,有時二代之間,經常有無明情緒產生,彼此不讓步,因為是父母子女,彼此關係更密切,反而是吵得更兇、更激烈的!
這就是色難最不足,你又和顏悅色否?變成「強爺生將子」才會更嚴重,對外人反而不會有此種反應!但是在自己所行持,對父母之修持孝道,就看兩方面如何處理這種親子關係了!你可以不認同父母的觀念或做法,但是絕對不能失去做子女之態度,這才是正道!
孝道傳承數千年 宗族文化產生變 奉養父母靠誠心 養身奉食體恤遷 親子關係學問深 衝突必看孝德誠 體恤雙親用真心 孝順不只物質成
此偈,與諸賢生相互共勉!把人世間在當今世代,經常會發生親子問題,以及奉養父母問題,更要體恤父母之情緒,該如何用和顏悅色之角度,面對父母親生存情緒?此種條件是由在平常間,絕對不可忤逆父母親所有經驗之教導;好,辛苦大家, 吾退之!阿門!
虛空無盡意菩薩
虛空天界萬重天 無盡無意更深遠 菩薩今日來降臨 孝道傳承上意篇
諸聖佛與諸賢生及無極大道學院、院修學士等晚安!今日由 耶教教主 耶和華聖人,降來闡述「孝道傳承、與時俱進」之意涵;奉養雙親不只三餐衣食無缺而已,更要對父母和顏悅色及體恤心意,如有意見不同之際,應該要理直氣和來溝通,千萬不可情緒反應。
以致於形成對父母親激烈爭吵,這樣也就失去了孝道奉養之意義!人類眾生什麼都好,只是有部分人,經常會變成對父母親的喝斥,當下遏止不了那一股脾氣之爆發,時常會有反其道之施行,而後悔莫及,等事情過後一切塵埃已定,又能奈何!好,今日至此,辛苦大家,再會了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