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廿六回 佛境三地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降 一九九九年二月五日 戊寅年十二月廿日 偈曰:南無本師降來臨 釋迦牟尼啟世因 大乘菩薩入佛果 佛境三地兆本明
由微微次識入於佛境三地,必須是要將微微次識再作思惟的建構,因在佛境三地中是早已經不退轉了。即是把佛境的果位,再入更高的境界,因而必須要有「心光,色光,常光,神通光」。如是由佛之本體所顯示的光芒,與光輝作導引,進而再蔭護有情世界的眾靈子。因佛是不能離開一切有情世界的眾靈子,然而由佛之果位來言,微微識中乃是要分別,其境界與資糧所成就。以此來言「識」即不能談佛境。又在佛境之層次是相當的多,非僅是簡短的篇幅所能詳述也!
佛光顯現是透過心光、色光、常光、神通光的發展,且是為佛體本身所具足的。佛之本體不但能化身,亦可由化身中,再入於應身,由應身中再入於報身,如此之身亦非是凡塵的眾靈子所知悉。因在於了知一切,通達一切,遍照一切,智慧一切,福德一切,吉祥一切中,是把佛境三地所能引用的本體光芒,顯現照射於三千大千世界中,因此神通光,可遍照一切有情世界的三千大千世界,然而由神通光芒所展現。正是把芸芸眾靈子,在改造過程中作護蔭,必然增加了善德因緣,即是把凡塵的惡垢再作改造。把惡心化作良心來行使.必可減少眾靈子的業因業果業障,如此不但是佛境三地所具備的條件與資糧,甚且是神通力境,因此由佛境三地中,所能成就的即是如此。
微微三識即是佛境三地,在於「佛境四諦」中把佛境的層次加以了別分別。是讓有情世界的眾靈子,了知佛之果位所具備的成就是什麼。不光僅是在佛經所能體悟與實證的過程中,是把佛境能以心光、色光、常光、神通光來顯示於有情世界的眾靈子皆受其蔭也!佛光即是神通光,亦是佛之本體光,在於心光是佛所能散發出來的一種能量。必是自己所具足的,由佛境三地中早已是能把此能量,由心光中作自己能量的來源。即可以散發出心光於本體。如此心光即在於把色光顯現於有情世界,而眾靈子所能照見的正是天空中的光芒不同了,更有一種祥和溫馨的感覺,又能同佛心相互契合。乃必須是將色光顯露於眾靈子的身軀本體,即是受到「佛光普照」也!
由色光來展現的正是將一切有情,再增加良善的本質。如此佛光能普照,眾靈子皆受蔭,由佛之色光將眾靈子來護佑,不知在凡塵的眾靈子,可否感同身受,還是僅受到如電流通身一般而已,此電流並非是凡塵之電流。乃是溫馨祥和之氣流轉動,周身通遍,如此即是可體證於自己之軀體的感受。
色光是把佛之心光-引用了來成就有情世界的眾靈子,在佛之色光更是體知其「本明」的了知,因「無明」是對眾靈子所引用的破除點,又「本明」是一切眾靈子所具備的原來資糧位,在眾靈子中受凡塵氣秉的污染。即遭逢了無明的阻礙,若無法顯現本明,又如何能有妙覺之體悟,因此妙覺必然是加強於通遍了知,把心光、色光、加以演化即是常光,在佛之常光正是照見佛之本體,所用之是永不枯竭。即在於常光更能將神通光來展現也!
佛境三地是佛之資糧位,所散發的光芒成就自己,又能成就於眾靈子。如此神通光的照耀,正是蔭護了一切三千大千世界的有情眾靈子。必須要「本明」先化除了「無明」的障礙,又「本明」可通遍照見一切的含因過程。即可明白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之三世因果,或可溯至更久遠的因果業因,亦可追因於無始劫前,即是「無明的初因」,然「本明」則就是佛與眾靈子的原來資糧。
微微三識不可言識,正是給予眾靈子了知「佛之果位」,已無識的分別。僅在於將此「佛境四諦」化作分明,讓眾靈子了知而已,若強加為識,即非佛之果位的層次與分別。「理之明晰」,必須如理實際,如實而無礙。可通遍一切,並非是依經而言文字,必常會受經義文字障所左右也!須了知其經義的內涵是什麼,是在何背景與環境中所著作,所依循之經典?更要了知其蘊涵方不受文字障所左右,才是真實性。
佛境三地是把光芒、光華顯現於外,蔭護化身,下凡的這一些分身,及有情世界的眾靈子,如此可減少有情世界的災殃與橫禍,在於佛所成就的微微三識,即是佛境三地。必須要了知在「第十二識」中是如何的作為。是如何能讓有情世界的眾靈子,能具足相同的因緣成就,才能把一切的善德來開展,把惡禍化除於無形。讓「未生之善能成長,已生之善能持續。未生之惡可不生,已生之惡可化除」如此正是佛對眾靈子之正斷信念的成就。
佛云:成就與否在於人 佛光蔭護眾生靈 分明微識轉了因 佛境四諦肇本明
能以此偈去成就自己,亦能成就眾靈子,即可在凡塵中奠立「了知一切,智識一切,福德一切」。再入於佛菩薩的位階中,再「通遍一切,體證一切,吉祥一切」,必然是將「佛境四諦」能用在佛果中,把一切遍照而無礙。必是可以「轉了因,化無明」成就於「本明」中,則是「佛境三地」所最主要的資糧也!
辛苦諸賢契!「大道諦理」戊寅年著作至此,暫告一段落,己卯年春績按著作,盼多加強研會體悟,必有所得也!
佛境四諦-佛之境界-蓮花佛國金品蓮台佛之位階
|